前一陣子,詐騙行為盛傳,這種行為因為網路的普及而更加常見,各種新奇手法接連誕生。我本來一直很不在意這種事,連我媽都接過兒子打電話回來哭說被綁架的電話,這種老梗應該誰都不會上當吧?更不用說那種以抽獎、信用卡或保險為名義的手法了。
不過,在過去的報導中,其實不乏高知識份子被騙的案例,有趣的是,我自己也曾經差點被騙。對方聲稱自己是某銀行行員,先打來問我是不是有個銀行帳戶後五碼是 xxxxx,然後曾經刷卡在哪裡買過東西。如果這是我的帳戶那我就不會受騙,除了對自己的資料很熟悉不怕別人套話以外,我根本沒有任何信用卡。偏偏當時我正好上台北,友人要刷卡集點,地點跟時間相符讓我有點慌張。當下我請他晚點再撥給我,我向該友人確認,確定帳戶無誤後心想「難道真的有被盜用?」。後來電話再度響起,他要我不用慌張,只要到附近的ATM按照他的步驟做就可以查證到底是否有被盜用。
想必有人猜得出來這是哪種手法了吧?詐騙集團先用諸如此類的理由把你騙到ATM後,要你用英文介面操作,利用有些人看不懂英文的情況下欺騙受害者匯款。
那麼,我是被騙到ATM後看英文不對勁才發現的嗎?其實在他向我解說如何查證的方法時,我人剛好坐在電腦前面,就順手google一下兩組關鍵字,一個是來電電話號碼,一個是「ATM 詐騙」。前者給我的答案是台北某警察分局的刑事組電話,後者自然就是許多ATM詐騙的討論。
數年前,有部非常有名的日劇叫做 Liar Game <詐欺遊戲>,男角松田翔太以精湛的演技詮釋了詐欺師的角色。說穿了,詐騙,就是利用人們對某「遊戲規則」的陌生,先使其心理不安無法理性判斷,再利用遊戲漏洞來達到詐騙的目的。大家都很鄙視詐騙行為,但心裡還是會默默的想著「誰沒有說過謊呢?」「人是愛說謊的動物」(按: 好像多數人是說「男人是愛說謊的動物」…orz) ,法規就是遊戲規則,無論定的再嚴都總有漏洞產生,也因此詐騙行為永遠存在。
但不知道為何,近幾年來我發現有一種情形漸漸常見,就是當受害者在網路上公佈自己受騙的過程時,有不少人的反應是「都幾歲了,怎麼連這都會被騙?」「不是念到研究所了嗎?書都念哪去了。」「簽合約時本來就該注意ooxx。」等等,他們不關心該如何幫這受害者找出解決方法,也不譴責詐欺師的行為,只是一味的數落受害者。
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的道理大家都懂,也都知道可以用「只花點錢能學點人生經驗也是無價」來安慰受害者,但是,為何有人會以數落或嘲笑的心情來看待事不關己的事情呢?世界上本就該有壞人存在,身為一個壞人,就有要被處罰的覺悟,可是跟這些壞人相比,那些在旁邊說風涼話,無視犯罪、甚至習慣這個犯罪環境的人們不是更糟糕?總有一天,他們會以這種「反正這種犯罪很常見啊又沒什麼」心情而犯下罪行的。
我試著去思考,該透過怎樣的教育去慢慢淨化人的心靈,不過我自己也會犯這種錯,淨化自己都來不及了 …。